20170901 匱乏感和自我暗示的影響作用與扭轉機制
以下傳訊記錄在Taiwan進行
由CE5Taiwan小組整理記錄
發問人: S
傳訊人: YF
S: 如果內在一直都在自我暗示,說我是豐盛的,我是有力量的,我是自信的,我是要服務他人的,請問這樣的自我暗示對個體的幫助是否可顯化?
不一定,但多數如果只是自我暗示,但從來不去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比較建議要從小地方著手,先去做一點點能力所及的嘗試,然後從中逐漸去肯定自己所期望擁有的力量或者品質,這會比空談空想來得更有效。
有的人只是自我暗示,我是豐盛的,反而只是反向增強「我是不足,我是匱乏」的確定感。
相同的,自我暗示要擁有自信和力量者,反而也會因此變得更加焦慮,恐懼,更缺乏力量。這都是因為他們所求的,來自於內在的恐懼,導致不是真誠的去實踐,只是空談而毫無作為。宇宙的整體能量,對於不真誠的事情是不共振的,最後反而只共振內在真誠的匱乏感。
S: 如果要從語法結構下手,請問該怎麼自我增強? (20171101補充)
這要從多方角度去看,因為構成貧困的原因很多,其一是不相信自己可以豐盛起來,可擁有這些豐盛。自我暗示對此可以用「圖像」,不設限不拘束的想像自己正是富裕的狀態。這個想像越是鉅細彌遺,效果越好。想像過程中,描寫得越深刻,信念越強,就會開始覆蓋原本的信念。如果要更加強此動能,要把想像的畫面跟自己的現在進行共振,就需要灌注更大的精神力道。這是一個平衡現實和想像落差,只要把想像跟現實重疊在一起時,就要想盡辦法去觀察到自己所要改善的不足之處,而就會看見很多現在該做的沒做,激發自己去看見而改變,讓自己變成想像的樣子,而不是繼續現在的樣子。
另一種匱乏的情感上,可以靠實際的去做,去分享,去給予,去幫助,去照顧他人。例如每個星期撥出一些時間去服務他人,去做公益,去幫助弱勢,讓自己去感受,去看見自己原來也是可以有力量去愛人,服務他人,藉此填滿內在的空洞和塌陷,認為自己是愛的貧乏者。
另一種是性格煩躁造成的的注意力缺乏症,可以透過每天撥些時間把心靜下來跟自己相處,找回與自已的連結感。未來人生會更有創造力,有更厚實的動能。
另一種是深受恐懼的匱乏,無論當事人有多少資源仍會持續掠奪與索取,源自於內在的恐懼匱乏感。這樣的症狀需要更多人對他愛的關懷,幫助此人從此迴圈中走出來。跳脫現在的思考模式,進行換位思考,看見世界上還有很多生活方式,民俗文化風情,要去多聽多看,需要許多人支持。前提是當事人必須願意改變,心輪才會張開,眼睛,耳朵才會打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