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5日 星期六

集體意識 群體意識 指的是地球上人類群體共同意識所創造出來的集體意識

事件,和人一樣,是被你拉向你,為的是自己的目的。大型的全球經驗和發展是群體意識的結果,它們是你們群體的整體之選擇與慾望的結果。
群體意識是一個並沒有被人類廣泛了解的東西,然而它的力量卻極為強大,如果你們不當心,則往往會超過個人意識。因此,如果你們希望,你們在地球上的生活經驗得以和諧,你們就必須無論做什麼或去何處,都要致力於創造群體意識。
如果你現在處在一個群體中,此群體的意識又不能反映你的意識,而你在此時又還不能有效的改變這個群體意識,則離開此群體乃是明智之舉,不然它會帶著你走。它會走向它要走向的地方,而不管你要不要去。
如果你找不到一個群體其意識跟你的相配,則去成為一個創造新群體的起源。其他有相似意識的人會被你吸引。
為了你們的星球有長遠而重大的改變,個人和小群體必須去影響大群體。到最後,是去影響最大的群體,即全人類。
你們的世界和處境是所有在這裡生活的人全部意識的反映。正如你在週遭所看到的,有許多工作仍需進行,除非你們滿足於現在的世界。
令人吃驚的是,大部分人滿足於此。這就是為什麼世界不改變。
這個世界所推崇的是分別,而不是相同。意見的不一致是由衝突與戰爭來解決,而大部分的人卻滿足於此。
這個世界的主流價值觀是適者生存,強權及真理,競爭在所必須,而勝利是至高的好,大部分的人卻滿足於這樣的世界。如果這樣的體制也製造了失落者,失敗者,那就讓它製造吧!只要你自己不在其中就好。
即使這樣一個模式,使被人認為「錯」的人常遭屠殺,「失敗者」飢餓而無家可歸,不「強」的人遭壓迫和剝削,大部分人還是滿足於此。
大部分人認為跟他們自己不同的,就是「錯」的。宗教上的不同,特別不被容忍。社會,經濟或文化方面的許多不同,也是如此。
上層階級對下層階級剝削,卻自鳴得意的美其名曰改善了犧牲者的生活,說他們比被剝削之前過得更好。上層階級以這樣的方式忽視了真正的公正,就是所有人應該如何被對待,而不僅是使可怕的處境變好一點點,卻從中獲取骯髒的利益。
聽到任何有別於目前體制的體制,大部分人都為嘲笑,說競爭、屠殺與「勝利者分贓」這類行為,是使文明之所以偉大之處,大部分人甚至認為沒有別的自然之路可行,認為這樣做是人類的天性,認為以別的方式作為,會殺掉驅使人成功的內在精神(卻沒人問「成功是什麼?」)
真正啟蒙過的人,固然難以了解你們這套哲學,可你們星球上大部分的人卻深信不疑。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的人不在乎受苦的大眾,被壓迫的少數民族,憤怒的下屬階級,或自身及親人以外任何別人的生存必需條件。
大部分人並沒有看出,他們是在毀滅地球,那賦予人類生命的星球,因為他們的行為只求自己富裕。令人吃驚的是,他們目光短淺到不能看出短期的所得會造成長期的損失,而這本是經常發生的,也會再度發生。
大部分人會害怕群體意識這個概念,這個概念類似於集體利益(群體的好),單一世界觀或跟萬物一體的神性,而不是與之有分別的宗教神。
凡是能導致合一的事物,你們就害怕。而凡是那有分別之作用的,你們就加以推崇,這造成了分歧和不和諧,然則你們似乎連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都不具備,繼續你們的行徑,造成同樣的結果。
不能像自己的痛苦般體驗別人的痛苦,是使痛苦繼續下去的原因。
分別使人冷漠,使人產生虛假的優越感。合一產生的悲憫與同情,產生真誠的平等。
在你們星球上所發生的事情,一成不變已經三千年,我已說過,是你們群體,就是你們星球上整個的人群的「集體意識」之反應。
這一種層次的意識,最好的形容詞就是「原始」。
-----
摘自 與神對話II 中的傳訊段落
----
CE5Taiwan 創辦人 史提夫的註記
1. 此中,集體意識 群體意識 指的是地球上人類群體共同意識所創造出來的集體意識。在《一的法則》中,RA對此的用詞是「社會記憶複合體 Social Memory Complex」
2. 此中對比的神, God, 是對照討論人類各種宗教中創造的神的型態與概念,有別於宇宙的萬有合一之神性,亦存在於每個人類的意識之中。
3. 尋求合一的神性,在宇宙的意識進化中是進化的心性,也是許多宇宙文明進化的靈性哲學。地球上目前所盛行的分離心,分別心,分離主義,從宇宙合一的意識中,更接近於靈性發展的原始階段。故一體性的意識是相對於自我個體性的表達,更靠近合一的宇宙意識的本質。

地球的大轉變 The Shifting 已經開始了 從第三密度轉入第四密度振動 CE5Taiwan 關鍵報告

大轉變時代 The Shifting 開始了
CE5Taiwan 解析轉變時刻我們該做什麼
創辦人史提夫的新作品,給大家一份關鍵報告

地球此刻的能量結構已經轉入第五次元了 2020年後的地球揚升狀態傳訊研究關鍵報告 CE5Taiwan

當密度轉變的時候,我們內在的靈性意識也會跟著改變。外在的環境也會跟著改變,地球的大氣的靈質的共振也會同步改變。

地球現在的時空能量結構已經轉換了,許多的事情運作已經不再是顯性的物理運作進入到一種同步共振的量子態的運作。

從時空的概念來看,能量結構已經是第五次元的型態。

從靈性以及意識的角度去看,目前主體的意識已經轉換到了第四密度以上的振動。

我們現在所處的時空環境比較之過去,更合適各種宇宙法則的運作,而其中之一就是吸引力法則,顯化法則,其效應快速地跟我們的信念共振。

無論現在你在想什麼,請留意,我們的念頭都會快速的顯化,因此一定要留意你念頭的方向。

2020年3月17日 星期二

2020年度 Coronavirus造成的世界級的影響背後的意識

請問2020年Coronavirus造成的世界級事件從地球集體意識進化有何啟發的觀點

---

20200317 探索紀錄整理

發問者:S

釷(傳訊人YF):

內在次元有很多的世界是人類由恐懼創造,但在人類集體意識在釋放的過程中,恐懼的能量被釋放,但也因為大眾集體的內在恐懼感因為受到無力感的大事件催化,此事是Coronavirus的全球化擴散引發集體意識的被釋放,所以過去由恐懼能量所建構的社會結構正在崩解。這樣的概念類似一個恆星要爆炸前,會被加壓成為超新星,雖然看起來很亮,但維持不了多久,最後塌陷,大爆炸後會再急速萎縮兒黯淡。

所以,2020年所發生的國際大事件,是因為過去長久歷史因為恐懼感所累積建構而成的社會世界正在快速崩解,正因為地球人類集體意識在快速的釋放其恐懼感能量,導致原本累積的第三密度時期的恐懼能量正快速的被釋放掉,動能很強,猶如超新星爆發的強度,但很快的這股能量就會消逝。

S: 這樣的釋放跟過去探索的恐懼感能量蓄積有何不同?

釷:這次的恐懼釋放跟之前緊抓恐懼不同,這次是有一種出口的概念,是從出口釋放,但不再供給能量給恐懼。換言之,2020年因為Coronavirus所引發的全面恐慌,喚醒了人類集體意識中內在埋藏的恐懼,然後從現實的各種經驗中釋放,讓長期被壓抑的恐懼感有了出口。有了釋放,有了爆發的缺口,導致能量爆發與宣洩,能量此時也是混亂的。

過去的恐懼感,因為仍具有穩固的社會體制所護持,社會創造的階級和掠奪,進而保障因於恐懼中產生的弱肉強食的掠奪所獲得的安全感,這一次因為病毒的肆虐,導致原本感到安全的守護感都沒有了,反而覺得無力,會失去一切,這樣的恐懼和無力感,加速了內在長期壓抑的恐懼感釋放了,導致恐懼形成的社會架構能量失去支持崩解。

不過,一切都在變化中,各種可能都會發生,倘若有黑暗或者光明的勢力趁此掌握制高點,就可以再次凝聚這股恐懼感,創造出新的秩序。這需要經過一段整併和整合的過程,要看是哪股勢力於此間勝出,取得發言權,又或者過去舊有體制重新取得制高點,控制發言權,讓此次的事件變成只是一個過度事件。

S: 所以變數仍多,誰也無法知道最後會如何發展。若舊有勢力重新控制社會秩序,事件並沒有演化進步,課題沒過,又會如何?

釷:

這當中會有三種大的流動與可能:

1.讓舊有的社會與政治體制願意合作,和解而過度這次的考驗與課題。
2.光的救世主,串連合作希望與資源,轉換世界。
3.黑暗的救世主,整合這混亂的世界資源,重新建構一個恐懼的秩序。

最後要看大家共同選擇,無論是由哪股勢力決定,人類社會於近期都會經歷一段大幅度的提昇。

不管最後是哪個可能發生,人類集體意識的心身靈整體都會快速提昇並顯化於世界社會中,反應在科技業和各種產業的生態中,例如哲學、思維、知識等體系都會有新的力量與轉變發生,轉變的速度和規模都是劇烈而快速的。

如果舊社會的規則和勢力政權又重新取得主導權,這次病毒並沒有形成凝聚出地球的新社群集體意識複合體,那麼雖然全球病毒擴散的事件會過去,但沈寂一段時間之後,又會返回。這是因為全球意識若沒有被這次的事件促成,還是會再次捲土重來,成為另一種催化劑讓全世界再次合作一起。

換句話說,形式上會類似於SARS當初2003-2004年後就快速消失,但2020年就以Coronavirus來肆虐全球,重新讓人類世界促成合作。

倘若合作沒發生,縱使病毒事件短時間內消失蹤影,也會在日後反覆又發生類似的事件,直到人類社會的集體意識選擇合作,凝聚出一個共同的社會集體意識複合體。。

另一方面,縱使舊秩序重新取得控制權,想辦法讓大家又重新回到過去舊有的社會秩序,但人類集體意識也因為經歷此事恐慌而快速釋放內在恐懼感後,大家也看見了社會運作的新的可能。經歷這次的國際大事件後,人類集體意識中也留下記憶,也會沈澱並繼續想要探索新的可能,整體來說,再也無法跟過去一樣,以過去的方式活回去。

而且,因為舊秩序重新控制社會秩序,也不代表他們可以持久,因為地球終究已經跨入第四密度的振動,大流動就是會促進人類集體意識共同凝聚出一個地球的集體意識社會複合體,沒通過這次的考驗,下一次喚醒大家再次協同合作的世界級大事件也會很快再來到,催化人類集體意識要合作。

因過去第三密度時期,許多靈魂不願意做出選擇,但經歷這次Coronavirus的大事件,以及未來的各種世界級大事件,都會逼得大家必須做出抉擇。發生的事件本身僅是催化劑,促進人類集體意識去做選擇,形成第四密度的集體意識的共同社會集體意識複合體。(S: 一個星球的社會集體意識複合體,此詞來自於一的法則Ra的傳訊而來的專有名詞。)

這樣的事件,透過世界級傳染病,促成全球人類共同合作,這已經是人類集體意識共同抉擇的最溫和的方式。背後的故事是因為地球上的所有靈魂,人類和動物,以及內在次元的整體,共同以靈魂意識的型態協議做出的選擇。

因為在未來的各種促成人類合作的多重可能的劇本中,若不是以病毒全球化肆虐的方式讓人類需要做出集體合作,那就會是更殘酷的巨大戰爭,或者是巨大的天災,以更暴力的方式逼迫人類必須合作。所以,以全球病毒肆虐的方式反而是一種更有智慧,更溫和的方式讓人類免於戰爭的威脅或者巨大天災的威脅,促使人類必須做出合作的選擇。

倘若世界各國於此時仍舊各自為政,各自努力防堵疫情擴散,那將會很快的消耗資源。

倘若各國願意合作一起努力,反而可以更快速有效的整合資源,共同解決這類的大事件。對照來說,歐盟若不是各國採取鎖國各自防堵,願意合作一起的話,集合歐盟整體的力量,反而可以更快速有效的過度Coronavirus的考驗。

這次的事件讓所有人無法置身事外。鎖國,只是舊有體制的本能反應,因恐懼而起的自我保護。如果大家願意合作,共享資源,那麼問題就可以很快解決,事件也會很快平息落幕。

同時也可以明顯看到,有些國家開始施展他們的野心,努力分化合作。

(S:這感覺上像是高頻世界仍積極讓人類集體意識朝向合作成一起)

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顛覆我們對於太陽系行星狀態的理解 CE5Taiwan整理的傳訊資料

太陽系行星狀態探索研究資料

以下傳訊資料在Taiwan進行
CE5傳訊研究小組整理


01: 20180303
02: 20180307

這個探索必須分成隔離區內以及隔離區外,我們現在的時空屬於隔離區內的「時間旁軌」。因此需要不斷的用隔離區內外的訊息來對照。隔離區內的星球都是隔離區外的星球狀態,所做出來的某種3D複製品,包括環境等等都是複製品,並且安排了許多高階哲學和各種神聖幾何的哲學於其中,透露著隱晦的傳承和印記。雖然透過某種程度的包裝,但是只要能夠找到設計這些印記並投生到地球的光的靈魂,他們就知曉如何解開這些隱晦的哲學和資訊,重新讓人類理解更大的知識格局。

S:內行星較小比較紮實,外行星較大且都是氣體星球,這樣的設計有何特殊之處?

這是地球所屬太陽系的獨特設計,蘊含著太極之哲理,屬於一種張力系統跟動態張力系統有關,也跟生命之花的概念有關,跟光的印記和意識透過幾何圖像編碼留下,但缺乏中介資料可訴說。此外,這個詢問也更加接近了真理,但仍須中介資料才能說明。古代有些觀天象的人,看見了更高哲學於天象中所隱藏的理解,從觀察天象中獲得了靈性覺醒的引導,進而覺醒開悟。


水星(星球意識振動無法標定,但確定是一顆星球)

有其他文明但不存在於被隔離的狀態中,目前處於定居於上,但來自於遷徙而來,是因為水星適合他們居住的環境。有一個主要的文明,但也有其他的文明的類似外交部的據點。水星上的文明跟個星際文明有交流。水星上的生命形態感覺到並不是第三密度的振動,而是更高,並且科技質感更先進於地球上的發展。


金星(星球的意識振動在第四密度以上)

隔離區外,現在有其他文明居於其中,但發展意識並不那麼活躍,類似第二或者第一密度的生命形態。隔離區內目前有來自外星系的一個小據點。

金星並無厚重的遺忘罩紗效應,也同時獲得許多地外文明的教導與生命哲學,因此環境很單純,比地球更加和諧,生命意識更容易調和成為集體意識波形。在尚未進入第四密度之前的金星第三密度狀態下,金星人的心念是彼此連結的,彼此調和的,因此很快地調整為愛的振動,成為第四密度振動星球。相較於地球的思想意念的頻率,多半為操控與恐懼,金星第三密度時期就已經相當和諧且彼此校準,所以通過收割期後就成為第四密度振動。

這個過程一直都在很自然的交流,從詩歌,關係,哲學,社會都充分理解自然流動的愛的品質,逐漸凝聚出對愛本質的共識。這就是當時金星文明的價值觀。


地球(已經從第三密度振動跨入第四正面密度振動)

分成了隔離區內外。外部狀態無法精準標定,只能感受到有許多的地球副本,存在於隔離區內外的隔離時空,可能是平行存在的時空。明顯地感受到,地球在星球振動是太陽系中所有星球中振動最落後的星球,感覺上就是大家一起共舞,但地球一直處在落後節奏的狀態,總是慢半拍。

針對個平行地球空間,許多地球已經停止運作了,狀態凝結等待未來被整合。這些靜止的平行地球,多半是因為朝向非正面第四密度振動的發展,導致時空凝結,包括其中的意識也處於凍結狀態。尚在活動中的平行地球,各世界都帶著不同的品質,好的品質,逐漸甦醒與顯化,這些品質會帶來對未來的希望,最終全部會整合成為完整的第四正面密度。

所有太陽系中的行星都已經處於第四密度振動的光子帶中,已經都進化成為第四密度以上振動的星球。在正常時空中,因為只有地球上無法進化成為第四密度振動,所以才會在最緊急的時刻,透過時空旁軌技術,想辦法讓地球提升成為第四密度振動。

S:請問議會,如果沒有跟上會發生什麼事情?

因為光的粒子振動很快與稠密的,如果地球沒有跟上這個振動會遭遇毀滅性的結果。首先會在地球的內部磁場磁力區產生反應,類似指北針的磁場運動會擺盪,造成生態的衝擊。直到整體進入第四密度振動光子帶時,會遭遇強烈的衝擊波,猶如地球撞入太陽那樣的比擬。如果不到那個振動的同步性,會發生類似撞擊的現象。

S:類似兩個不同轉速齒輪,接軌撞擊那樣?

是的,這樣的描述更加貼切。

S:如果不行通過,地球毀滅,也不過就是一顆星球的終結,但為何需要大費周章來請求整個宇宙的協助?

首先,邦聯成員重視合一哲學,所以他們會盡力提供協助而不會袖手旁觀。第二,地球之所以存在有當初設計的不可考察的因由。未來已經成形的軌道中,如果沒有地球轉入第四密度振動設定的話,將會造成跟另一個星系運動軌跡碰撞的風險,猶如航行的飛機,少了個機翼般,將失去其飛行的航道,無法達到目的地。

所以,這並不只是關於地球的進化,而是一個極為龐大的災難。邦聯提供的畫面是一種所有星球都就定位了,只差地球提供第四密度振動的能量爆發。

S:若地球跟上,後續哪些事情會變得順利?

當地球跟上,轉入第四密度振動回到正軌後,整個太陽系以及進宇宙的能量場也都完整了,包括跟整個銀河系的文明交流,而地球也將因此正式加入銀河星系的邦聯,迎接這個畢業禮物的豐收。

S:包括形成一個地球的社會記憶複合體需要形成一個複合體?

並不需要,只需要總質量達到一個比例即可。隨著第四密度振動越來越濃厚,第三密度振動的靈魂將會感到越來越不舒適,物理世界的人口會減少,但光的質量卻會越來越濃密,因為都是第四密度的居民為主。

這需要地球整體達到第四密度振動。以地球豐富的人種多元性來說,最大的可能性是在第四密度振動環境下,彼此會保持各自的獨立思考,但會開始合作與整合,彼此調和,彼此調頻,從白天到晚上睡眠時,意識都會進行諧振調頻。當頻率振動越和諧,思想意念會產生穿透性,而不再有阻抗,讓彼此的思想意念可以逐漸不再需要透過物理的電訊設備進行心電感應的交流溝通,讓人際之間開始使用心電感應,社會與生活價值觀以及意識形態也會轉變,以愛為理解,逐漸凝聚成為一個內在價值,最終成為地球人的集體意識,再以這樣的社會集體意識複合體加入星際的邦聯。


火星(星球意識振動在第四密度以上)

隔離區外有文明而且很熱鬧,至少有3個文明在火星定居,充滿歡樂歡笑的文明,都是地外移居進駐。火星的原生文明已經轉移了,大量進入地球。目前隔離區外的火星地表上的居民都非原本的原住民,原本的火星族群因為在第三密度的靈魂都因為內戰而殆盡,靈魂悉數投生前往地球。

火星的振動達到第四密度振動的主因是因為直接由第四密度振動的居民移居火星,讓火星直接提升振動成為第四密度振動星球,也因此火星原生靈魂無法繼續在火星上生活而集體轉世到地球來。

議會當初評估,地球還保有第三密度可以繼續運作的條件與資源,所以可以提供成為第三密度靈魂來到地球上進行學習的環境。火星已經在第三密度的生存條件上耗盡了資源,無法在第三密度時期的大戰之後,因為是跨次元的戰爭,導致從物理世界以及內在次元都快速的枯竭耗盡第三密度星球存在的條件,所以無法繼續乘載第三密度靈魂居住的條件,而直接由第四密度以上居民直接移居而成為第四密度振動星球。


木星(星球意識振動密度也在第四密度以上)

有其他文明進駐,星球型態跟隔離區內不一樣。定居在木星中的文明是一種氣態的生命形態,來自於其他星系,定居在木星中後再度進化提升。文明的整體規模很龐大,以範圍來標定。從物理世界角度來看,呈現出一種青綠色氣態的生命形式,浮游在大氣中流動,時而現於物理世界,時而隱身其他次元,因為這個生命形態是跨次元的存在性。


土星(星球意識振動密度比太陽系的各星球意識更強烈些,但無法標定,感覺上除了星球意識外,更加上了其他外來的祝福)

在隔離區外非常熱鬧,有複數文明進駐。該區域也是一個星際門的區域。相較於隔離區內,隔離區外的環境相當熱鬧。隔離區內的在某些設施,同時存在於隔離區內外,類似跨次元空間存在的特殊建構。之所以熱鬧,土星是一個星門,太陽也是,但是土星是一個隔離區內外的連接通道,可以穿梭於土星所在的區域。

隔離區外的土星,生態具備類似電影的「千星之城」的概念,也橫跨多重次元而存在,同時也有許多星際艦隊駐紮其中。以人類的語言來說,類似一個星際的港口,同時也是一個隔離區內外的管理機構。對於需要支援在地球行使服務的代表來說,就需要通過土星的通道進出隔離區跨越的通道。土星是隔離區內外的唯一通道所在,太陽雖然也是星際港口,但並不是隔離區內外的穿越通道。

所有需要進入隔離區的靈魂或者星艦載具都需要申請獲得某種進出隔離區的許可,猶如簽證,才可以穿越。

一些暗行者並非透過申請機制而類似偷渡進入隔離區內,並進入隔離中的地球。管理隔離區的機構是知曉這個現象的,但因為管理隔離區的機構分成密度,有不同密度代表,也有著不同在意的點。隔離區內也有著「星際警察」,第四密度比較科技導向,而第五密度管理者則傾向於精神與能量頻率的管理模式,依照密度特性不同而有偏重性。

土星是一顆除了地球之外,各星際文明最活躍的星球,其次是太陽。


天王星(星球意識屬於人工意識,是一個人工星球,跟地球的月球都屬於人工星球但質感很不同,天王星更不具厚實的物理性

具有一種特殊現象,外在維持著一種球型張力,但是內部的能量是一種向內塌陷內縮的引力,類似內縮引力,但不是黑洞,是人工的機制,目的在太陽系的運動之動態張力。天王星不太像是一顆可駐紮文明的星球,反而更像是一種跟太陽一起維持太陽系的引力的機制。若要探索上面是否有文明在其中活動,被遮住無法探索。我們探索專門維護星球本體的「土文明」來訴說,土文明表示不能訴說。天王星跟太陽維持一種引力,如果沒有天王星的作用,所有行星的運行軌道會消失。隔離區內的天王星只是一個靜止的作用,但共振於隔離區外的餘波,只是作用不一樣。隔離區內的天王星則有生命形態的反映,但無法進一步探索,類似探索美國51區般,具有禁區性。天王星的人工科技作用,比較地球之月球更加複雜得多。月球類似小學生版本,天王星則是大學生以上的層次。


海王星(星球意識則無法精準定位)

具有一種能量區域,星球內有許多區域會出現能量塌陷區,這個能量塌陷區域會產生一種隔離區進出的隨機通道。獵戶集團的代表會在這個地方運作,類似駭客會喜歡操作研究的星球,因為這能量隨機的塌陷效應適合藏匿。在海王星內的塌陷,會製造出一種方形的塌陷區而且是隨機複數的,不是蟲洞效果,但可以橫跨時空,所產生的張力與能量的亂流會形成短暫的窗口,只是無法進一步探索這個能量塌陷的作用。海王星在隔離區內外都不是一顆合適居住的星球。隔離區外的海王星比較波動,而隔離區內則相對安定,因此有生物意識反映。


冥王星(是一種人工隕石,所以不帶著星球意識,其結構不太像是星球,所以無法乘載星球意識,現在類似隕石狀態)

隔離區外有生命形態的反映,但不是長期居住。這是一個已經使用過的大隕石的質感,或者已經完成階段任務,現在功能任務已經完成,是一種漂浮游離的隕石體。這也是一顆非自然的星球,因為這顆星球並不屬於太陽系內的星球,類似被外來進入的星體,因為自身的運動關係進入太陽系,也在一個精準的軌道,然後納入太陽系的運動中。當初會進入太陽系的原因是因為帶著太陽系需要某種生命元素或者不知名的復合物質,是太陽系需要的,透過進入太陽系將冥王星本身帶著的能量和元素(物質與非物質)撒入太陽系中。其中一種元素是金屬元素,但是一種程式,附著與進入地球後會自然增生,達到一個量,也會對各星球的天候系統產生影響。 


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巴夏傳訊還原十誡的原意 透過 Urantia 一書來解釋

大家一定都聽過聖經的十誡,傳訊資料Bashar巴夏,針對許多的宗教的哲學訊息,往往經由人類意志或者翻譯者的認知造成的失真,導致原本的訊息偏離了原意,在翻譯中失去了原本的純粹性。現代New Age新時代的傳訊訊息其實是一樣的訊息,都在傳遞宇宙與生命中的真實哲理,而是維持著純粹性。以下是一段經典的對話:
=====
問:你能談談Urantia–地球嗎?(註:玉苒廈(發音),又名地球,THE URANTIA BOOK 地球之書簡介玉苒廈永蒂經是一部結合科學、哲學與宗教的二十世紀的啟示錄。)
巴夏:總地來說,你所說的《玉苒廈》的概念,如下,我說的是大體的概括,明白嗎?
問:明白。
巴夏:有一個源頭,在散播著信息,你們星球上的人,接入了它們的頻率,接收到了該特定源頭的信息,然而,同時,總體而言,不是說每一個情況,不是說每一句,但是總體而言,貫穿該作品,接收到該信息的個體,在你們所稱的通靈或心靈感應狀態下,確實由於其背景、成長背景、和對實相的信念系統,將你們所稱的宗教觀點,有點多地加入到了其中,比傳遞該信息的源頭的實際的本來的意圖要多。你明白嗎?
問:謝謝,明白。
巴夏:因此,並不是說它在某種意義上不是真理,但它是被扭曲染色的真理,以適合那些接收該信息的特定人群,因為他們能夠理解那些概念的唯一方式,是用他們熟悉的術語來表述,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可能造成了某些人對該信息的基礎的誤解。讓我們來提供一點必要的例子,不必然是關於《玉苒廈》這份信息,而是關於你們星球上許多人所認知的聖經信息,例如,在你們的聖經裡有"十誡"的概念,明白嗎?
問:明白。
巴夏:事實上,一個對此更準確的說法是,「十誡」,但它們不是你們做的承諾,它們是無限造物主向你們做的承諾,再一次,讓我們給你舉個例子,幫助你瞭解詮釋是如何造成歪曲的,通常被你們詮釋的"第一誡",引述你們的聖經,"我是主你們的神,在我面前你們不可有虛假的神",你記得這句嗎?你熟悉這句嗎?
問:當然。
巴夏:好的,以下是該信息被傳遞的原貌,你們可以看看原始的信息原貌、信息本意與那個時代的領會所做的詮釋之間有何不同,你明白嗎?
問:明白。
巴夏:原始的信息是:"我是一,你們所稱的其它神明也是我,因為只有一存在,不可能存在虛假的神,因為一切都存在於我內"。你看成不同了嗎?
問:是的。
巴夏:存在巨大的不同,是不是?
問:是的。
巴夏:一個是批判性、控制性的,另一個是承諾,這就是實相的實質,我向你保證。明白嗎?
問:是的。
巴夏:當然,你們許多人瞭解,到處殺人並不符合你們最佳利益(觀眾笑聲),"你不可殺人"這條誡命,確實看起來在你們星球上是個不錯的準則,再次的,真實的詮釋和真實的承諾,是:"當你理解到一切生命為一,你將不會殺戮。
"現在你們保留下來的是哪一部分?"你不可殺戮。"
當你理解到一切生命為一,你不會殺戮—因為那沒有道理,因為你殺害的話就是在殺害自己。這是完整的概念。
但是由於存在於你們星球上的等級結構,它們被看成是來自一個統治者的評判。
"你可以這麼做","你不可那麼做"。而事實上,它們是存在狀態的聲明,是保證,是許諾,當你知道一切生命是一體時,你自會知道為什麼你不殺戮,事實上你會知道你其實無法殺害,因為一切都是永恆的。這就是該信息的完整要旨。你看到不同之處了嗎?你看到詮釋背後的概念了嗎?
問:嗯。
巴夏:這樣沒有幫助解釋你對《玉苒廈》的疑問?
問:呃…
巴夏:總地來說,它被詮釋的方式,某些方面,具有這種類型的歪曲,儘管其中包含真理,許多人將該信息製作成的形式,卻可能不是它本來意圖的呈現方式。
問:被那些記錄它的人?
巴夏:是的。任何的,甚至這個傳訊,此刻的這個,任何經過你們人群的意識過濾的,就定義而言,都必然會染上某種形式的色彩,以便你們實相能夠理解其含義。接受信息的個體在其真誠度的最大範圍內,盡其所能地讓自己透明,以允許信息盡可能地純粹無染地通過,但是就定義而言,你們正在接收的信息必然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參雜和過濾,否則你們就根本不會有信息的傳訊了,因為它必須被轉譯成你們的語言,在某種程度上轉譯成你們維度對實相的理解。你明白嗎?
問:明白。可扭曲的意義何在呢?
巴夏:不是說扭曲有什麼意義,而僅僅是入鄉隨俗。換句話說,如果你讓光通過紅色的玻璃,從另一邊看到的光只能是染上了紅色,因為該玻璃的本質就是紅色,並不是說那塊玻璃有著"邪惡的議程","我要把光變成紅色!我要把它扭曲!"當然那不是不可能,但是我們所描述的只是實相轉換的實質。真的,唯一接近純淨傳訊的方式(就連這也依然涉及到某種詮釋),是我自己和你之間的,直接的心靈感應接觸。你明白了嗎?
問:是的。
巴夏:甚至就連那個也涉及到你那頭的某種詮釋。但它會更加接近對領會的實質的傳訊。
問:明白了。
巴夏:這有幫到你嗎?
問:是的。
巴夏:你還有什麼想說嗎?
問:嗯…謝謝!
巴夏:我們也感謝你!
我們向你們所有人給與無條件的愛,此刻我們向你們每一個延伸我們深深的感激,感謝你們允許我們文明與你們在此刻以這種方式共同創造了這份特別連接和互動,再一次,我們強烈地請求你們,對你們的夢想採取行動,並且活出你的夢,而不是僅僅坐在那裡做著生存之夢。我們感謝你們,我們無條件地愛你們所有人,謝謝,日安。

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人類脈輪之心輪和額輪運作皆是思想體 20180426


2018年4月 傳訊workshop關鍵訊息摘錄 by S

心輪的能量中心運作,也是一種思想體,但屬於能量體的體現,但不是肉體大腦的運作。人類身體和意識的設定,應該是以「心輪驅動」再以「額輪輔助」產生最適當的運作。
我們現代的社會教育卻不教導我們正確的意識,心識方面的運作科學,但古典的瑜伽體系和佛家哲學,以及老子的的道家系統都有這脈絡的哲學教導。
如果我們可以轉回心輪的能量中樞去主導,我們就會逐漸找回跟宇宙意識和大自然的連結。
這也是第四密度時期的現在,我們人類的集體意識共同渴望朝向的方向。只要連結逐漸跟大自然共振,我們就可以恢復跟全宇宙的和諧意識共振,也可以具備更多的靈感,甚至開始跟集體意識和宇宙意識連結。
心輪是甦醒的關鍵,不是思想的大腦,也不是理智。額輪是意識海,額輪是輔助中心,心輪才是關鍵。
去感受,去感覺,去接納,去祝福,去連結,活在當下,感受自己,更自在地表達愛,這都是心輪共振的意識頻率。